不富难以为仁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

人们只有丰衣足食后才能接受教化。孔子曾经亡命到卫国。当时是由弟子冉有驾车,他们进入卫国国都朝歌后,发现街上人潮汹涌,比孔子的故里鲁国国都曲阜热闹得多。但孔子认为,这里的人民看起来并不自由开朗,也没有富足的感觉。衣食富足之后才能让人们接受礼仪教化。不论古今,最低的生活水准都保障不了,想教化民众是徒劳无功的。姜太公也曾说过,国家不富裕,民众就不能丰足,民众不丰足,礼仪就无法周到。这和孔子所说的是同样的道理。在中国历史上,不管哪个朝代建立并站稳脚跟后,几乎都让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休养生息,恢复国家的元气。人民得以安居乐业,起来反叛的人就自然少了,天下也自然太平。秦朝和隋朝之所以历时短暂,就是在于连绵不息的战争结束后,又接连大兴土木,苛捐杂税、沉重的劳役把百姓的生活弄得日益贫困,疲惫不堪,最终人民蜂拥而起,很快把这两个一度极其强大的王朝推翻。“不富难以为仁”这一谋略思想,对当今现代社会仍有重要的意义。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,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,使人民安居乐业,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长治久安。

上一篇:比喻说王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
下一篇:计废太子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

Copyright © 2002-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.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-5
温馨提示: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,仅供参考!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QQ:251442993
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