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喻说王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

用比喻的方法指出国王对某一问题看法的片面性,使国王与大臣改变决策。春秋时期,楚庄王称霸以后,大大增强了长期独霸中原的进取心,凡事必亲自过问,连日与诸位大臣讨论国家大事,直到夕阳西下才肯罢休。因此,经常很晚才回到后宫。有一次樊姬等得不耐烦了,问他干什么去了。楚庄王说:“我和虞邱讨论国家大事呀。”樊姬问:“虞邱是何许人也? 竟把您拖住这么长时间,我都等得不耐烦了。”楚庄王拥着樊姬说:“他是楚国的贤人啊!”樊姬媚眼一瞪,在楚庄王怀中撒娇说:“用我的眼光衡量他,未必是个真贤人。臣子事奉国君,和妇人服侍丈夫是一个道理。比如,我在后宫做夫人,遇有绝色的美人没有不进献到大王面前的。可是,我至今尚未听说虞邱推荐一个贤士,这是竭尽一人的才智,来掩没众多的士人,怎么能称得上贤呢?”第二天,楚庄王把樊姬的话转告虞邱。虞邱感叹道:“樊姬说的有理,使下臣顿开茅塞。我的才智竟赶不上一个妇道人家,太惭愧了!”于是,虞邱便走遍国中到处访贤问能,终于得到贤士叔孙敖,把政事交付给他。楚国因此而大治。楚庄王处理国家大事也轻松多了。用比喻的策略去说服国王,使一贯独断专行的国王也不得不折服。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,要根据每个对象的不同心理特点及地位、经历,采取灵活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方法,进行必要的思想工作,是会收到良好效果的。

上一篇:处变不惊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
下一篇:不富难以为仁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

Copyright © 2002-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.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-5
温馨提示: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,仅供参考!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QQ:251442993
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