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谋万世者,不足谋一时; 不谋全局者,不足谋一域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

意为定谋决策者要有战略眼光,没有历史的观点、长远的目标,就不能策划好眼前的问题,没有全局的考虑,就不能策划好局部的问题。三国时期,刘备三顾茅庐,向诸葛亮求救方略。诸葛亮身卧隆中,胸怀大志,刻苦读研古籍兵书,观察社会,分析全国形势,他向刘备摆出了恢复汉室、统一华夏的大政方略《隆中对》。诸葛亮从长远及全局的战略眼光出发,为刘备提出统一天下的谋略是: 第一,曹操、孙权都很强大,不可与之硬拼,可以消灭较弱的刘表、刘璋势力,占据战略要地荆州、益州,作为根据地; 第二,内修政治,改善同戎、夷等少数民族的关系,稳定内部团结,积聚力量; 第三,联合孙权,孤立曹操,与曹操、孙权形成鼎足之势; 第四,待时机成熟,两路出兵,一由荆州向宛、洛进攻,主力由益州向秦川,进而夺取中原,最后实现统一。诸葛亮《隆中对》的大政方略,是在通晓历史,研究政治的兴衰,深刻分析全国政治、军事等方面的形势基础上形成的。能从全面出发,视野开阔,见解独到,为刘备提出逐渐进取、统一天下的步骤。若眼界狭窄,认识短浅,势必难成大业。只有能审时度势,着眼长远,考虑全局,才能搞好本单位的决策。

上一篇:引离所靠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
下一篇:引蛇出洞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

Copyright © 2002-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.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-5
温馨提示: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,仅供参考!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QQ:251442993
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