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谋后事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任何重要的计划或行动,都要事先周密运筹,做好充分准备,才能成功。否则,就会走弯路,甚至失败。商朝时,周是西方最强大的奴隶制诸侯国。周文王执政,励精图治,广求贤才,训练军队,并请姜尚辅佐治理国家兼任统兵之官,为伐商作了大量准备工作。姜尚曾对周文王说:“鸷鸟将出,卑身翕翼; 猛兽将搏,俯耳俯伏; 圣人将动,必有愚色。”要文王继续作好准备,把握时机,不可轻举妄动。在伐商之前应注意伪装,以免引起商纣王的提防。遵循姜尚的战略,文王继续整饬内政,增强实力,另一方面麻痹纣王。待文王临死前,周族已是“三分天下有其二”、灭商时机已基本成熟。周文王死后,武王尊姜尚为帅尚父,更加扎实地进行伐商的各项准备。周武王十一年(公元前1066年),商纣王已恶贯满盈,众叛亲离。大贵族比干因劝谏纣王被剖其心,纣王庶兄箕子因不满暴政被囚。周武王于是出兵伐纣,十几万商军土崩瓦解,纣王登鹿台自焚,商被灭亡。隋朝炀帝时,礼部尚书杨玄感镇守黎阳,起兵反隋,问计李密。李密认为,上策是乘天子在辽东攻打高丽时,长驱直入蓟州,袭炀帝的老巢; 中策是不攻城掠地,直取长安,凭险固守之,待天子回来,隋大势已去,再设法除炀帝; 下策是袭取东郡 (即洛阳),以此号令天下四方,但恐东郡已严密防守,急攻难下,前途难卜。杨玄感听后却认为文武百官家小都在东郡,攻东郡是上策,不顾李密指出的东郡有重兵严密防守要慎重的劝告,对进攻东郡毫不作准备,盲目发兵包围东郡,由于东郡早有准备,久攻不下,隋炀帝派宇文述回兵攻之,杨玄感兵败身亡。“先谋后事”是要求作任何决策或行动,都要掌握事物的内部规律,通过细致地分析、研究、论证,才能采取必要的行动。
上一篇:先发制人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下一篇:明察励臣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献可替否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悬权而动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指桑骂槐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欲取姑予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歌杀明月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偷梁换柱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请君入瓮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装聋作哑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
简雍一言,先主省刑的意思、典故
欺以其方的意思、典故和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