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寺里尼姑》鉴赏、赏析和解读


寺里尼姑,缺少孩儿没丈夫。

每日吃斋素,又没个神仙度。

嗏,扯碎大衣服,变规模,

留起头发,走上烟花路,

嫁个丈夫不受孤。

——明·无名氏辑《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》

本篇刻画了一个挣脱宗教禁欲主义的牢笼,追求人间正当情欲的尼姑形象。

尼姑是信奉佛教的僧侣。佛教起源于印度,印度梵文称男僧为比丘,称女僧为比丘尼,故名。中国僧尼自隋唐以来都依《四分律》受戒,比丘戒250条,比丘尼戒348条。出家人依戒法规定受持此戒,方能取得正式僧尼资格。不淫邪,不吃荤,皆为其戒条之一。佛教认为,只有如此禁欲,方能度脱人世间的苦海,来生达到幸福的彼岸。然而这位尼姑忍受了佛教戒律的痛苦,却“又没个神仙度”,因此使她失去了对佛教的虔诚信仰。于是她便“扯碎大衣服,变规模”,即不再作尼姑的衣着打扮,而走上追求情欲的道路, “嫁个丈夫不受孤”。

全诗在形式上如同口语一样通俗,在内容上却不同寻常地写出了尼姑对佛教的叛逆和人性的觉醒,因此它使人读来颇感清新、可喜。



上一篇:《枯鱼过河泣》鉴赏、赏析和解读

下一篇:《柏舟》鉴赏、赏析和解读


Copyright © 2002-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.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-5
温馨提示: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,仅供参考!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QQ:251442993
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