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自从别欢来》作者、赏析、鉴赏和解读


自从别欢来

(秋歌之二)

自从别欢来,何日不相思?

常恐秋叶零,无复连条时。

在《子夜春歌》中有一首《自从别欢后》,是以女子的口气写出的别后“相思歌”,婉转地表现出别后的相思之苦。这首《子夜秋歌》也是以女子的口气写出的一首“相思歌”,这首民歌,不仅写出了别后相思之苦,而且更深一步写出了别后相思之“恐”,恐怕别后男方变心,另有所欢,前情尽忘,把女方抛弃。也就是说,女子在离别情人后的相思之情,不单单是感情上的苦闷,而且还担心男方别后变心,抛弃自己。这就道出了别后相思之苦的根源,在意境上比前一首深入了一步。

前两句是直接抒发别后相思之情。欢,男女对所爱者的亲切称呼。何日,哪日,指别后的所有时日。自从与“欢”(这里指男方)离别以来,哪一天不相思呢?表现了女子的一往情深,也可以想象出男方重利轻别离,为了经商沽利,轻易地离开了女方,给女方造成了复杂的心理负担。后两句利用比喻等手法,具体地写出了女子的相思之“恐”。 “常恐秋叶零,无复连条时。”恐,担心害怕。秋叶,秋天经霜的树叶。零,飘落。无复,不再。连条,指树叶与枝条相连。这两句是说,经常担心害怕树叶被秋霜打落,不能再与树枝相连在一起了。这是个比喻,所比的实际意思是:女方经常担心害怕自己经过岁月和相思苦情的折磨,容颜变衰,男方变心,双方就不能再结合在一起了。悲惨的命运在等待着自己,怎能不“恐”呢?此外, “连条”的“连”与“爱怜”的“怜”同音双关,树叶离开了树条(枝),不再怜(连)条(枝),喻男子变心,不再怜爱女子。 “双关隐语”的辞格,是南朝民歌常用的手法。



上一篇:《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》作者、赏析、鉴赏和解读

下一篇:《落叶》作者、赏析、鉴赏和解读


Copyright © 2002-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.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-5
温馨提示: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,仅供参考!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QQ:251442993
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