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秋风入窗里》作者、赏析、鉴赏和解读


秋风入窗里

(秋歌之一)

秋风入窗里,罗帐起飘扬。

仰头看明月,寄情千里光。

前两句写秋风。秋风入窗,罗帐飘扬,作者是在动中写景的;后两句写明月,抬头看月,寄情千里,是在动中抒情的。 在动中写景抒情,是这首民歌在艺术上的头一个特点。 “秋风”、“明月”,是秋天的主要特点,抓住主要特征来描写秋天,更能突出秋天的季节气氛。这是这首民歌在艺术上的又一个特点。关于秋风,在古诗中有很多描写,譬如欧阳修的《秋声赋》,就是抓住“秋风”这一特征表现肃杀的秋天气氛的。至于“明月”,更是古代诗人笔下生花的描写对象,我们民族的传统习俗,是以圆月作为亲人团聚的象征,同时也常把“明月”作为思念远方亲人的感情寄托。三、四句“仰头看明月,寄情千里光”正是我们民族这种心理的具体体现。谢庄《月赋》: “美人迈兮音尘阙,隔千里兮共明月。”苏轼《水调歌头》: 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也都是如此。特别是伟大诗人李白的诗句: 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 (《静夜思》)“我寄愁心与明月,随风直到夜郎西。”(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)前两句李诗化用这首民歌的句子,甚至只改一字而为已用;后两句则直接“寄愁心于明月”了。可见李白善于从民歌中吸取营养,其诗也深受民歌影响。



上一篇:《责子》作者、赏析、鉴赏和解读

下一篇:《读曲歌》作者、赏析、鉴赏和解读


Copyright © 2002-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.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-5
温馨提示: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,仅供参考!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QQ:251442993
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