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道之士,贵以近知远,以今知古,以所见知所不见。
【注释】
选自《吕氏春秋·慎大览·察今》。
贵:以……为贵,认为……重要。
【赏析】
《吕氏春秋·慎大览·察今》篇,在论述世道变了,相应的法律制度也应该改变时,强调说:
“有道之士,贵以近知远,以今知古,以所见知所不见。”
意思是:有识见的人,最可贵的是能够由近知远,由今知古,用看得见的东西来推断不知道的领域。
作者认为,人们对世界的认识,有一个由近而远,由今知古的渐进过程,而且可以用看得见的东西,去推断看不见的领域。例如,“审堂下之阴,而知日月之行”,即是说,观察大堂下太阳和月亮的影子,就可以知道它们的运行变化。又如,“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、鱼鳖之藏也;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、一鼎之调。”即是说,看到瓶子中的水变成冰,就可以推测天下寒冷、鱼鳖匿藏的情况;品尝鼎中的一块肉,就可以知道一鼎肉的味道。这种推断、认知事物的方法,是符合认识规律的。这一句也以其思辨的色彩、智慧的火花,成为文章中的警句,发人深省。
上一篇:天无私覆也,地无私载也,日月无私烛也,四时无私行也,行其德而
下一篇:外举不避仇,内举不避子。
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
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。
色难。
敏于事而慎于言。
巧言令色,鲜矣仁。
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。
父母唯其疾之忧。
敬事而信。
视其所以,观其所由,察其所安,
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