苟可以强国,不法其故;苟可以利民,不循其礼。


【注释】

选自《商君书·更法》。

苟:如果。

法:取法。

故:指旧的法度。

循:遵守。

礼:指旧的礼制。

【赏析】

商鞅到秦国后,宣传法家主张,提出变法主张,受到秦孝公重用。秦孝公赞成变法,但又有所顾虑:“恐天下之议我也。”商鞅为此劝说道:

“苟可以强国,不法其故;苟可以利民,不循其礼”

意思是:如果可以使国家强大,就不用旧法度;如果可以使百姓富裕,就不遵循旧礼制。

商鞅认为,法制要适应时代的需要,时代不同,法制也应因之而变。当变而变,国则兴,泥古不变,国则亡。因时变法是古代帝王、霸主采用的治国方略。凡是有为的帝君、霸主,都不因袭前制、固守成法。当代国君也应该变法革新,才能强国利民。三王五霸辉煌的功业,都是因为变法图强,才最终建立的。

为了让变法在秦国全面推行下去,商鞅知道,必须解除秦孝公的思想顾虑。因此他提出了“疑行无名,疑事无功”观点,劝孝公尽快下定决心变法。他还引春秋时辅佐晋文公变法的郭偃的话“论至德者不和于俗,成大功者不谋于众”来说服秦孝公,坚定其变法的信心。商鞅认为,如果变法可以使国家强大,就应该抛弃旧的法度;如果变法可以使百姓富裕,就不要拘守于旧的礼制。变法的目的只有一个:强国利民。至于天下人将会如何议论,就不用介意了。

秦孝公听从了商鞅的主张,在商鞅的辅佐和亲自主持下,秦国两次变法,奠定了富强的坚实基础,并最终扫平六合,一统天下。



上一篇:蝉翼为重,千钧为轻;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;谗人高张,贤士无名。

下一篇: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君子淡以亲,小人甘以绝。


Copyright © 2002-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.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-5
温馨提示: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,仅供参考!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QQ:251442993
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