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辞《云中君》翻译|注释|赏析
浴兰汤兮沐芳,① 香汤洗身又洗发,
华采衣兮若英。② 五彩衣服象鲜花。
灵连蜷兮既留,③ 舒屈婉转停脚步,
烂昭昭兮未央。④ 光辉灿烂照无涯。蹇将憺兮寿宫,⑤ 缓步安然入寿宫,
与日月兮齐光。 神与日月共光明。
龙驾兮帝服,⑥ 龙驾车啊穿帝服,
聊翱游兮周章。⑦ 自由自在四方遊。灵皇皇兮既降,⑧ 辉煌云神已下降,
猋远举兮云中。⑨ 忽又高飞升天上。
览冀州兮有余,⑩ 俯览大地尚有余,
横四海兮焉穷。(11) 铺充四海无边际。
思夫君兮太息,(12) 思恋神君长叹息,
极劳心兮忡忡。(13) 心中忧劳情戚戚。
其实,云中君当即指云神,因其居于云中,驾驭浮云来去而得名。《离骚》: “吾令丰隆乘云兮,求宓妃之所在。” 《思美人》: “愿寄言于浮云兮,遇丰隆而不将。”都是说云神丰隆乘浮云而来去。证之本文,这位云神被写得高洁华美,充满光辉,且来去迅速,不受大地、四海阻隔,正是对天上采云特征的掌握和赞颂。至于云神为何受祭,一般认为云行雨施,与祈雨有关(马茂元《楚辞选》),实际上,在楚神话中云神之外另有雨师,而从本文来看,除颂赞云神的来去迅速、广视大地、四野之外,并无一点施雨的描写。我以为在资料有缺的情况下,只能说它是对自然物性格化的描写,是对大自然奇观的歌赞。
天空中的浮云,洁白明丽; 有时化为云锦,霞光灿烂,但又倏忽泯灭,变化万端。在高空中,它与日月齐辉,而周流往返,又无所不到,无处不在。正是出于这样的印象与感受,铸成了人们关于自然神——云神所特有的形象。
这首诗写祭云神时出现的场面和感受。云神由群巫登台扮演。
诗是这样开始的: 在久久企盼中,高贵的云神出现了。他浴兰沐芳,身着采衣,象朵朵盛开的鲜花一样,高洁美丽,神采动人。同时,他身材柔软,欲行又止,卷舒自如,而又容光四溢,光辉夺目。他是在人们虔诚的祈求下,暂来人间停留的。
接着,他缓缓地步入了人们为他准备好的地上行宫——寿宫,登上神位,享受祭礼。我们看这位高贵的云神,容光焕发,神采飞扬,可与日月丽天相媲美。但他的好动性格,使他并不能久留。享祭甫毕,便又起身,驾龙车,服衮衣,迥环遨遊,准备升天而去。
果然,“神皇皇兮既降,猋远举兮云中。”人们所景仰的云神,在一片光辉中降临的时候,曾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欣喜; 但倏忽之间,便又高升远举,飘飞而去。
看,翱遊于高空的云神,该有多么自由、博大啊: “览冀州兮有余,横四海兮焉穷”。他俯视大地,大地不足其一览: 身影所及,四海未能限量其游程。这是对云神性格、行踪的描摹和刻划,也是对云神的赞颂。
云神已去,祭典宣告结束。但人们对这位来去飘忽,美丽多姿的神灵,却无限依恋。“思夫君兮太息,极劳心兮忡忡。”景慕、惆怅、劳思之情,溢于言表。
《九歌》做为一组祭神、娱神的诗歌,带有原始宗教色彩,但从文学艺术角度看,它实质上是一组优美的神话题材作品。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,把大自然中的景物性格化。其中既有作者对自然美的捕捉,又蕴含着人们对某些理想的追求。天空的云锦,是那样美丽高洁,自由博大,从而引起人们无限的歆羡。因此,这种对自然神的塑造,对自然神的颂赞和依恋,也正反映了人们对人世间美好事物的追求,是某些社会感情的折射。
上一篇:楚辞《九辩》翻译|注释|赏析
下一篇:楚辞《渔父》翻译|注释|赏析
《荀子·尧问》
万物各得其和以生,各得其养以成
君子絜其辩而同焉者合,善其言而
强本而节用,养备而动时,修道而
义胜利者为治世,利克义者为乱世
爱民者强
君子唯其当之为贵
国危则无乐君,国安则无忧民
《荀子》概说
人最为天下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