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文学作品《隆和初童谣》原文|注释|精注|赏析



升平不满斗〔2〕,隆和那得久!
桓公入石头,陛下徒跣走〔3〕。虽复改兴宁,亦复无聊生〔4〕

〔1〕这两首童谣载《晋书·五行志》。隆和:东晋哀帝年号(公元362~363)。
〔2〕升平:东晋穆帝年号(公元357~361)。不满斗:不足十年。
〔3〕“桓公”二句:意思是如果桓温进入石头城,皇帝就会被废掉。桓公,晋大司马桓温,当时控制朝政大权,驻兵姑孰(今安徽当涂)。石头,指当时京城建康,今南京市。陛(bi)下,对皇帝的称呼,这里指司马奕。徒跣(xian),光着脚走,意思是被废掉。太和六年(公元371),桓温果然进入建康,废司马奕为东海王。
〔4〕“虽复”二句:东晋的统治者听到上面的歌谣流传以后,十分害怕,马上改换年号,老百姓又唱了这两句。兴宁,晋哀帝年号(公元363~365)。无聊生,不能赖以生存。
东晋的统治者尽管标榜“升平”、“隆和”、“兴宁”,但在人民看来,他们的统治不会长久。两首童谣很短,但却概括地反映了人民对统治者的仇恨。

上一篇:古典文学作品《苏武传》原文|注释|精注|赏析

下一篇:古典文学作品《过秦论》原文|注释|精注|赏析


Copyright © 2002-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.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-5
温馨提示: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,仅供参考!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QQ:251442993
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