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名诗《夏日南亭怀辛大》题解、原文、注释和赏读


题解
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的闲情逸致,很自然的引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之情。作者平常自然的娓娓道来,蕴含着深厚的艺术感染力。
原文
山光忽西落,池月渐东上
散发乘夕凉,开轩卧闲敞
荷风送香气,竹露滴清响。
欲取鸣琴弹,恨无知音赏。
感此怀故人,中宵劳梦想
注释
①山光:指照射在山上的阳光。 ②散发:解散头发。古人束发戴冠,闲暇时才将头发散开,以表闲适。轩:窗。闲敞,心胸敞亮。 ③故人:指辛大。中宵:半夜。
赏读
诗的前六句写夏日纳凉的清爽闲适。诗人开篇遇景入咏。“忽”“渐”写出诗人的感觉。夏“日”可惧而“忽”落,明月可爱而“渐”升。一“落”一“上”体现了一种时间上的推移。接下二句写出诗人的闲情和适意。“散发”“开轩”而卧乘夕凉,多么闲适。接下来诗人又调动嗅觉捕到“荷风送香气”,耳中又闻“竹露滴清响”。以“气”写荷,以“响”描竹,使人有了通感的联想。可见诗人是以心来感触这美妙的夏日凉爽的。正是竹之“响”引来诗人对友人怀念。听竹之清音而想琴,想琴而欲取,欲取而未取,因无知音!因无知音而恨,因恨而“怀”,怀而入梦去想,多么巧妙,多么自然的层进关系。
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诗意的感受。本诗不过是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,兼带无知音而怀念友人,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;然而诗人以“遇景入咏,不拘奇抉异”的特点写景的同时,写出诗人的心理感受。由信手拈来的夏日乘凉,巧妙的过渡到思念友人上来。诗又以梦境结束,余味无穷。一切如行云流水,层递自然,由景及意浑然一体。

上一篇:古代名诗《塞上曲》题解、原文、注释和赏读

下一篇:古代名诗《行经华阴》题解、原文、注释和赏读


Copyright © 2002-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.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-5
温馨提示: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,仅供参考!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QQ:251442993
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