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词语影的出处、文献和意思


飞鸟之景,未尝动也。镞矢之疾,而若不行不止之时。

《庄子·天下》

景不徙,说在改为。景:光至,景亡;若在,尽古息。

《墨经·经下,经说下》

【评】此条论述影的产生。影是由于物体阻挡光线而产生的。当物体移动时,原影不断消失,新影不断产生,并不是影的移徙,因此《经》文说:景不徙,而是影的改为(不断的生与灭)。《经说》对《经》作了解释:如果物体移动而使光线照到,原影就灭亡;如果物体在(不动),那么影也就一直存在。此条与“飞鸟之景未尝动也”是同一命题。景二,说在重。景:二光夹一光。一光者,景也。

《墨经·经下,经说下》

【评】这条是关于两个光源重复照射物体时所产生的本影半影现象。景之小大,说在杝正、远近。景:木杝,景短大;木正,景长小。火小于木,则景大于木;非独小也,远近。

《墨经·经下,经说下》

【评】这条是关于木杆所立的杝、正,与光源的距离远近以及光源的大小同所成之景的描述。

上一篇:古词语凸面镜成象的出处、文献和意思

下一篇:古词语冰透镜的出处、文献和意思


Copyright © 2002-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.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-5
温馨提示: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,仅供参考!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QQ:251442993
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