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词语浮力的出处、文献和意思
且夫水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舟也无力。覆杯水于坳堂之上,则芥为之舟。置杯焉则胶。水浅而舟大也。风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翼也无力。
《庄子·逍遥游》
鸿毛之囊,可以渡江。注曰:盛鸿毛于缣囊,可以渡江不溺也。《淮南万毕术》(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一六《羽族部》)
夫竹之性浮,残以为牒,束而投之水则沉,失其体也。金之性沉,托之于舟上则浮,势有所支也。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
千钩得舡则浮,锱铢失舡则沉。非千钧轻而锱铢重也,有势之与无势也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七一《舟车部·舟》引《韩子》
燕鼎之重乎千钧,乘于吴舟,则可以济。所托者,浮道也。《慎子·逸文》
【评】关于浮力的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产生。尽管也有大小深浅等概念,但尚无精确的量的关系。邓哀王冲,字仓舒。少聪察岐嶷,生五六岁,智意所及,有若成人之智。时孙权曾致巨象,太祖欲知其斤重,访之群下,咸莫能出其理。冲曰:“置象大船之上,而刻其水痕所至,称物以载之,则校可知矣。”太祖大悦,即施行焉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邓哀王冲传》
予按《符子》曰:朔人献燕昭王以大豕,曰养奚若,使曰豕也。……王乃命豕宰养之,十五年大如沙坟,足如不胜其体。王异之,令衡官桥而量之①。折十桥,豕不量。命水官浮舟而量之,其重千钧。……乃知以舟量物,自燕昭时已有此法矣,不始于邓哀王②也。宋·吴曾《能改斋漫录》卷二《以舟量物》
[注]①桥,指大型衡器的横梁。②邓哀王,即曹冲。【评】如果吴曾所记的内容是历史的真实的话,则曹冲称象的事迹不是最早的。河中府浮梁,用铁牛八维之。一牛且数万斤。后水暴涨,绝梁,牵牛没于河。募能出之者。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,夹牛维之。用大木为权衡状,钩牛,徐去其土,舟浮牛出。《宋史·僧怀丙传》
上一篇:古词语漏壶的出处、文献和意思
下一篇:古词语板振动的出处、文献和意思
坐山观虎斗的意思,出处,故事
作者的意思,出处,故事
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,出处,故事
坐观成败的意思,出处,故事
座右铭的意思,出处,故事
作舍道边的意思,出处,故事
足下的意思,出处,故事
作舍道旁的意思,出处,故事
做生意的意思,出处,故事
作家的意思,出处,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