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的意思,出处,故事


要想别人不知道,不如自己不去做。源自西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欲人不闻,莫若不言;欲人不知,莫若不为。”

关于此语在十六国前秦时有这样一则神话故事: 

据说前秦国君苻坚与弟苻融及大臣王猛一起秘密商议军机要事。苻坚亲自执笔书写命令。写时有两个苍蝇总是在笔端飞来飞去,赶走又飞回来。命令刚写好还未发出,忽然长安城内人民都知道了命令的内容,奔走相告。苻坚惊谓苻融、王猛说,就我们三人在这里起草这个命令,还没有发出,怎么会泄密?便马上派人调查。原来是刚才有两个穿黑衣的小孩在街上传播的,现已不见了。苻坚说,就是刚才那两个苍蝇捣的鬼,我当时就怀疑它。这真是“欲人不知,莫若勿为”。

“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”即由此演变而来,比喻做了坏事难以隐瞒住,迟早要败露。

上一篇:三户亡秦的意思,出处,故事

下一篇:三纲五常的意思,出处,故事


Copyright © 2002-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.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-5
温馨提示: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,仅供参考!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QQ:251442993
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